果糖是一種單糖,是葡萄糖的同分異構體,分子式為C6H12O6。它以游離狀態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漿汁和蜂蜜中,果糖還能與葡萄糖結合生成蔗糖。 純凈的果糖為無色晶體,熔點為103~105℃,它不易結晶,通常為黏稠性液體,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D-果糖是最甜的單糖。
中文名:果糖
外文名:Fructose
化學式:C6H12O6
分子量:180.16
CAS登錄號:7660-25-5
EINECS登錄號:200-333-3
熔 點:103 至 105 ℃(分解)
沸 點:401.1 ℃(760 mmHg)
水溶性:3750 g/L(20℃)
密 度:1.758 g/cm3
外 觀:純品為無色晶體,水溶液為黏稠性液體
閃 點:196.4 ℃
半乳糖(Galactose)(CH2OH(CHOH)4CHO)是單糖的一種分子式C6H12O6,可在奶類產品或甜菜中找到。半乳糖是一種由六個碳和一個醛組成的單糖, [1] 歸類為醛糖和己糖,是某些糖蛋白的重要成分。
半乳糖是哺乳動物的乳汁中乳糖的組成成分,從蝸牛、蛙卵和牛肺中已發現由D-半乳糖組成的多糖。它常以D-半乳糖苷的形式存在于大腦和神經組織中。
化學式:CH2OH(CHOH)4CHO
歸 類:醛糖和己糖
存在形:式D-半乳糖苷,D-半乳糖
分子式:C6H12O6
分子量:180.16
外 觀:白色或幾乎白色粉末
麥芽糖是無色晶體,通常含一分子結晶水,熔點 102℃,易溶于水,甜度為蔗糖的 40%。有α-和β-兩種異構體,在水溶液中 α-型和 β-型麥芽糖的比例為 42:58,含一分子水的結晶 β-型麥芽糖,分子式為 β-C12H22O11·H2O,如果將結晶水除去,β-型麥芽糖將向 α-型麥芽糖轉化,所以不容易獲得無水 β-型麥芽糖。市售的結晶麥芽糖主要是含水β-型麥芽糖,其中已有5%-10%轉化為α-型麥芽糖。
葡萄糖(glucose),有機化合物,分子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廣且最為重要的一種單糖,它是一種多羥基醛。純凈的葡萄糖為無色晶體,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天然葡萄糖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屬于“右旋糖”。
葡萄糖在生物學領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細胞的能量來源和新陳代謝中間產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質。植物可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業和醫藥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中文名:葡萄糖
外文名:lucose
別 名:(2R,3S,4R,5R)-2,3,4,5,6-五羥基己醛、玉米葡糖、玉蜀黍糖
化學式:C6H12O6
分子量:180.16
CAS登錄號:50-99-7
EINECS登錄號:200-075-1
熔 點:146oC
水溶性:易溶
密 度:1.54 kg/m3
外 觀:白色無臭結晶性顆?;蚓Я罘勰?/p>
應 用:可以用于補充體力
安全性描述:防止皮膚和眼睛
溶解度(水):83g/100ml(20℃)
葡萄糖耐量:機體對血糖濃度的調節能力
乳糖是人類和哺乳動物乳汁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雙糖,分子式為C12H22O11。在嬰幼兒生長發育過程中,乳糖不僅可以提供能量,還參與大腦的發育進程。
乳糖主要用于制造嬰兒食品和配制藥物,例如制藥片、藥粉時用作稀釋劑。
中文名:乳糖
外文名:lactose
分子式:C12H22O11
類 別:二糖
存在于:哺乳動物乳汁
分子量:342.3
外 觀:白色晶體或結晶粉末
水溶性:0.216 g/mL
CAS登錄號:63-42-3
EINECS登錄號:200-559-2
熔 點:222.8 ℃
沸 點:667.9 ℃
閃 點:357.8 ℃
蔗糖是食糖的主要成分,是雙糖的一種,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縮醛羥基與一分子果糖的半縮醛羥基彼此縮合脫水而成。蔗糖有甜味,無氣味,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醇。相對密度1.587(25℃)。有旋光性,但無變旋光作用。蔗糖幾乎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的葉、花、莖、種子及果實中。在甘蔗、甜菜及槭樹汁中含量尤為豐富。蔗糖味甜,是重要的食品和甜味調味品。分為白砂糖、赤砂糖、綿白糖、冰糖、粗糖(黃糖)。
中文名:蔗糖
外文名:D(+)-Sucrose
別 名:白砂糖
分 類:白砂糖、赤砂糖、綿白糖、冰糖
EINECS:200-334-9
化學式:C12H22O11
相對分子質量:342.3CAS
登錄號:57-50-1
性 狀:無色單斜楔形結晶、白色顆?;蚪Y晶性粉末
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鈉,適應癥為本品適用于低磷酸血癥。低磷酸血癥可在急性情況,如輸血,在體外循環下進行手術、胃腸外營養時出現,也與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酒精中毒、長期營養不良、慢性呼吸道衰竭中碳酸的耗竭有關。
果糖是一種單糖,是葡萄糖的同分異構體,分子式為C6H12O6。它以游離狀態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漿汁和蜂蜜中,果糖還能與葡萄糖結合生成蔗糖。 純凈的果糖為無色晶體,熔點為103~105℃,它不易結晶,通常為黏稠性液體,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D-果糖是最甜的單糖。
果葡糖漿是由植物淀粉水解和異構化制成的淀粉糖晶,是一種重要的甜味劑。生產果葡糖漿不受地區和季節限制,設備比較簡單,投資費用較低。因為它的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故稱為“果葡糖漿”。
無色黏稠狀液體,常溫下流動性好,無臭。果葡糖漿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按果糖含量,果葡糖漿分為三類:第一代果葡糖漿(F42型)含果糖42%;第二代果葡糖漿(F55型)含果糖55%;第三代果葡糖漿(F90型)含果糖90%。果葡糖漿的甜度與果糖含量成正相關,第三代果葡糖漿在食品中使用少量即可達到一定的甜度。
中文名:果葡糖漿
外文名:High fructose syrup process
制 成:植物淀粉水解和異構化
性 質:淀粉糖晶
作 用:甜味劑
特 點:不受地區和季節限制
組 成:果糖和葡萄糖
乳果糖,別名4-O-β-D-吡喃半乳糖基-D-果糖,化學式為C12H22O11,是由半乳糖與果糖組成的二糖,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一般乳果糖是以糖漿狀產品出現。乳果糖具有重要的生理及藥理功能,廣泛用于臨床醫藥,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劑等多個領域。
中文名:乳果糖
外文名:Lactulose
化學式:C12H22O11
分子量:342.2965
CAS登錄號:4618-18-2
EINECS登錄號:225-27-7
熔 點:169 ℃
沸 點:680.5 ℃
水溶性:76.4 g/100 ml(30 oC)
密 度:1.32 g/cm3
外 觀:白色粉末
閃 點:365.4 ℃
PSA:197.37000
折射率:1.45-1.47
儲存條件:冷藏
提高食物甜度、為機體提供能量、產生內源性尿酸。
第一個作用,能夠提高食物的甜度,如果把普通的蔗糖的甜度比為是100,果糖的甜度可以高達大概在175左右,所以果糖增甜的作用會非常的明顯。
第二個作用,能夠為機體提供一定的能量,因為作為一種單糖,果糖也能夠1克產生4千卡左右的能量,所以如果吃的果糖過多,可能會引起過多能量的攝入而造成肥胖的高發。
第三個作用,在代謝的過程當中可以產生內源性的尿酸,因此能夠適當提高體內尿酸的水平,進而可能會誘發痛風的發作,因此果糖的攝入的量不應該過多。
核糖是一種五碳醛糖,一般常見的型態為D-核糖。是RNA的組成物之一,也是ATP及NADH等生化代謝所需分子的原料。由赤蘚糖的聚合所得來;當RNA水解后,可以得到核糖、堿基和磷酸。同時也是一種單糖,分子式C4H9O4CHO,
中文名:核糖
英文名:ribose
化學式:C5H10O5
分子量:150.1299
熔 點:87℃
沸 點:375.4°C
密 度:1.681g/cm3
應 用:生化試劑、核酸類藥物原料
木糖醇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是C5H12O5,原產于芬蘭,是從白樺樹、橡樹、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甜味劑。在自然界中,木糖醇的分布范圍很廣,廣泛存在于各種水果、蔬菜、谷類之中,但含量很低。對于人體來說,木糖醇也不是一種“舶來品”,它本就是人們身體正常糖類代謝的中間體。
中文名:木糖醇
外文名:Xylitol
別 名:戊五醇
化學式:C5H12O5
分子量:152.15
CAS登錄號:87-99-0
EINECS登錄號:201-788-0
熔 點:92 ℃
沸 點:212 ℃
水溶性:極易溶
密 度:1.52 g/cm3
外 觀: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
分 類:五碳糖醇
甘露糖是一種單糖。分子式C5H11O5CHO。為多種多糖的組成成分。以游離狀態存在于某些植物果皮中,如柑橘皮中,桃、蘋果等水果中有少量游離的甘露糖,象牙棕櫚子、酵母、紅藻、血清球蛋白、卵類粘蛋白和結核桿菌中含有D-甘露糖的聚糖。
雙糖一般指二糖
二糖又名雙糖,由二分子的單糖通過糖苷鍵形成,在一種單糖的還原基團和另一種糖的醇羥基相結合的情況下,顯示出與單糖的共同化學性質,諸如還原于斐林(Fehling)溶液、變旋光化、脎形成等(如麥芽糖、乳糖),通過還原基結合的單糖則無這種性質(如蔗糖、海藻糖)。
果葡糖漿是由植物淀粉水解和異構化制成的淀粉糖晶,是一種重要的甜味劑。生產果葡糖漿不受地區和季節限制,設備比較簡單,投資費用較低。因為它的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故稱為“果葡糖漿”。
無色黏稠狀液體,常溫下流動性好,無臭。果葡糖漿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按果糖含量,果葡糖漿分為三類:第一代果葡糖漿(F42型)含果糖42%;第二代果葡糖漿(F55型)含果糖55%;第三代果葡糖漿(F90型)含果糖90%。果葡糖漿的甜度與果糖含量成正相關,第三代果葡糖漿在食品中使用少量即可達到一定的甜度。
1、果糖甜度較高,容易被人體吸收,攝入過量會影響身體健康。果糖吃多了會變胖。
2、果糖增加患腸癌的概率:原本含果糖的水果中具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腸胃有益處??墒菍⑺コ芍?,這些營養物質也會被"榨"干。另外攝入大量果糖,會增加人們患腸癌的概率。
3、攝入太多果糖,會對牙齒造成直接的影響。殘留在牙齒上的糖會腐蝕牙齒,令牙齒變黃,有蛀牙。所以平時吃了甜食之后,要馬上刷牙,注意口腔健康。防蛀牙,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
4、導致脂肪肝的出現:這個甜食泛濫的年代,患脂肪肝的人也是越來越多。除了食肉過多之外,原來吃過量果糖也會導致脂肪肝的出現。
5、過量食用果糖會導致高血壓。果糖會減緩多余鹽分排出機體的進程,因此會造成含鹽量上升。鹽和果糖結合會使血壓升高導致高血壓。同時果糖還會影響腎臟功能。
一般注射用果糖多用于患者液體的補充,主要用于燒傷、肝膽或者普外手術之后的患者發生感染,以及出現胰島素抵抗,需要補充液體情況下,替代葡萄糖進行液體以及糖分的補充,其用量建議500-1000ml左右,不要過量使用,對于患者的循環、呼吸系統、內分泌代謝有一定的影響,如果輸注速度過快,會引起患者的乳酸性酸中毒、高尿酸血癥、痛風發生的可能性。另外,還有可能引起低血鉀的可能,還有部分患者應用藥物之后,會有上腹部的不適以及痙攣性的疼痛,也會出現過敏反應的可能,出現皮膚發熱及蕁麻疹,還可能出現血栓性靜脈炎,對于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或者不用。
1、果糖甜度較高,容易被人體吸收,攝入過量會影響身體健康。果糖吃多了會變胖。
2、果糖增加患腸癌的概率:原本含果糖的水果中具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腸胃有益處??墒菍⑺コ芍?,這些營養物質也會被"榨"干。另外攝入大量果糖,會增加人們患腸癌的概率。
3、攝入太多果糖,會對牙齒造成直接的影響。殘留在牙齒上的糖會腐蝕牙齒,令牙齒變黃,有蛀牙。所以平時吃了甜食之后,要馬上刷牙,注意口腔健康。防蛀牙,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
4、導致脂肪肝的出現:這個甜食泛濫的年代,患脂肪肝的人也是越來越多。除了食肉過多之外,原來吃過量果糖也會導致脂肪肝的出現。
5、過量食用果糖會導致高血壓。果糖會減緩多余鹽分排出機體的進程,因此會造成含鹽量上升。鹽和果糖結合會使血壓升高導致高血壓。同時果糖還會影響腎臟功能。
果糖比蔗糖甜度高。在目前已知天然碳水化合物中,果糖的甜度最高,做菜調味要達到同樣的甜味,果糖的用量要比蔗糖用量少。對于能量過剩的現代人來說,糖的攝入量是超標的,因為果糖的甜度高,可以減少能量的攝入,對健康有利。
果糖因高甜度,以及低血糖生成指數,已經成為人們追求健康飲食的一種必然選擇,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食品安全和農業組織一致認可并推薦的健康、安全的食用糖。
天然果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西紅柿中含量也較多。
低聚果糖是低聚糖的一類。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它們的基本組成單元被稱bai為“單糖”,比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單糖可以連接起來組成更大的分子,比如一個葡萄糖連接一個果糖就成了蔗糖。
更多的葡萄糖連接起來,就可以組成淀粉;果糖、半乳糖等其他的單糖連接起來的大分子,被稱為膳食纖維。這些連接起來的、含有幾個單糖的片段,被稱為“低聚糖”。
單糖可以連接成多種多樣的低聚糖,但并不是所有種類的低聚糖都能被稱為益生元。目前,只有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作為益生元的科學證據較為充分。
一、不易吸收
低聚果糖這種物質不能被人體直接的消化吸收,只能被腸胃細菌吸收,所以說有的時候它會引起消化不良的現象。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適度的服用低聚果糖,千萬不要過度的吃,過度的吃就會引起消化不良的現象和問題。
二、導致營養不全面
如果長期吃低聚果糖的話也會導致我們的營養吸收不全面,讓我們的營養攝入量不夠,降低我們人體的營養攝入量,所以說也要適度的吃低聚果糖,千萬不要過度的服用低聚果糖。
三、容易產生依賴
有的時候我們過度的吃低聚果糖也會產生一定的依賴性,會讓我們人體的素質下降,長期過度的服用一種物質對我們的身體都沒有任何的好處和益處,所以說一定要控制服用低聚果糖的次數。
現在都是用F55果糖,做水果茶味道比較好
起始量:每曰15-30ml(相當于10-20g乳果糖)
維持量:每日10-15ml(相當于6.7-10g乳果糖)
提高食物甜度、為機體提供能量、產生內源性尿酸。
一,能夠提高食物的甜度,如果把普通的蔗糖的甜度比為是100,果糖的甜度可以高達大概在175左右,所以果糖增甜的作用會非常的明顯。
二,能夠為機體提供一定的能量,因為作為一種單糖,果糖也能夠1克產生4千卡左右的能量,所以如果吃的果糖過多,可能會引起過多能量的攝入而造成肥胖的高發。
三,在代謝的過程當中可以產生內源性的尿酸,因此能夠適當提高體內尿酸的水平,進而可能會誘發痛風的發作,因此果糖的攝入的量不應該過多。
喝果汁易誘發直腸癌,果糖是罪魁禍首。
水果中富含天然的果糖,果糖作為一種甜味劑也普遍應用于我們的日常食物中。但目 前科學家卻發現,果糖對現代重大的流行病包括癌癥、心臟病、高血壓、腎功能損害,甚至癡呆癥等,都能產生諸多影響?!睹绹嬍硡f會》雜志最 近刊發的一項最新研究便指出,喝果汁時所吸收的大量果糖,會增加患直腸癌的幾率。
生物學上認為單糖都是具有還原性的,包括果糖.因為果糖和葡萄糖一樣可以發生銀鏡反應,并且可以與菲林試劑作用.其實是由于在堿性條件下果糖可以通過差向異構作用轉化為葡萄糖和甘露糖,說明白點兒就是果糖的酮基經過烯醇化轉化為醛基.所以堿性條件下的果糖溶液其實是果糖&葡萄糖&甘露糖三者的混合物,當然顯還原性。
有機化學則認為該還原性不是果糖本身性質,特別是酸性條件下果糖還原性幾乎消失。
果糖會長胖!
雖然果糖對糖尿病病人來說,對血糖影響較葡萄糖小,
但是這并不代表糖尿病患者,可以大量攝入果糖。
果糖和其他糖類一樣,過量食用也會導致肥胖、高血壓、Ⅱ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癥、
痛風和代謝綜合征,等多種慢性疾病隱患。
1、來源不同
果糖一般來源于果漿和蜂蜜,而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廣且最為重要的一種單糖,可以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2、兩者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
葡萄糖是醛糖,結構是CH2OH(CHOH)4CHO。
果糖是酮糖,結構是CH2OH(CHOH)3-(C=O)-CH2OH。
3、甜度不同
果糖是最甜的糖,而且溫度越低甜度越強。葡萄糖甜度弱,但味道清爽。與砂糖相比,果糖與葡萄糖都具有甜味在口中不殘留的特點,因而口感更好;又適合低溫利用,所以適用于清涼飲料、冷飲、乳飲料等的生產,而且價格便宜,因此果葡糖漿得到普及。
4、代謝不同
葡萄糖被小腸吸收后,進入血液中,血糖值增加,胰臟會分泌胰島素以降低血糖值,將其運送至全身細胞,多余部分轉變為脂肪。
果糖則大部分在肝臟代謝,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也不升高血糖。因為血糖值的急速升高與肥胖和糖化相關。
5、作用不同
攝取葡萄糖后,胰島素分泌增加,血糖值升高,所以大腦會接收到飽腹感的信號,從而抑制食欲。
果糖,不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也不直接升高血糖值。大腦不會接收到飽腹感的信號,也不會抑制食欲。結果導致攝取過多,脂肪積蓄,肥胖等一系列后果。